那可是欺君啊!!

……

初九。

乔府。

今个儿是乔昭兰回门的日子。

乔昭兰脸上红光满面的,不过三天,就觉得丰腴了不少,明显日子不错。

乔朗走马上任左副都御史,成了实打实的正三品大员。

连带着乔家一众子女的地位都在京中水涨船高。

乔昭兰嫁的是礼部侍郎家的次子,她和生母王姨娘所想的都一样,不求嫁进钟鸣鼎食的高门大户,只想找个和自家差不多的,嫁进去,过个安稳日子。

李家是个好去处。

主要父兄、姐妹都得力,李家再如何,也不敢私下磋磨。

乔昭兰头上有长嫂,不用掌中馈,只管自己院里的账就是。

嫡母也算好说话,除了每日的晨昏定省,不大相见。

三朝回门,人就胖了两斤。

足见日子过得到底有舒心。

王姨娘长松一口气。

……还好还好,不用再做吊兰了。

一家子难得聚齐,吃了顿喜庆的团圆饭。

多年来,乔家的荣辱都系在乔朗身上,前几年被贬的日子实在不好过。

他还以为这辈子都这样了。

谁成想,一朝大翻身。

眼瞧着乔家的地位蹭蹭蹭上涨,已快赶上父亲在时。

乔家最显贵之际,是乔家祖父官拜户部尚书时,但那时,乔朗也不过刚开始仕途,而父亲的官位又眼瞧着坐到顶,再无升迁之机。

乔朗今年不过四十有三,离致仕还早着。

膝下长子为求政绩、主动外调,眼瞧着要回京诉职。

二子也中了举,就算明年考不上,多准备两次,总有机会。

再加上几门得力的姻亲——

现在的乔家,从延绵角度来瞧,竟是比先前还要兴旺。

家里人说话,不用像外面般避讳。

几乎谁瞧见乔昭懿都问了句苏轼是谁,目光期艾。

自打听过十年生死两茫茫,乔家上下齐齐一震。

连其它几房都来打听。

哎呦我的天,这这这这这词竟然是乔昭懿背的!??!

他们只觉乔昭懿的形象,在脑中、眼中,无

章节目录